料號只是方便讓人記得的一組號碼,短一些方便記憶,但無法代表紀錄足夠多之屬性,方便user辨別該料號所代表之意義,長一點可清楚辨別該料之規格,但卻很難讓user記憶。
最好之料號長度最好在12碼以下,只把最重要的屬性放在料號中,其他屬性放在規格說明中,既方便user記憶,又可透過搜尋的方式,找到你要的料號。
目前使用之料號編碼如下共10碼:
XXX XXX XX XX 代表意義如下 1-3碼:零件類別 4-6碼:適用屬性 7-8碼:適用產品 9-10碼:序號
比如前蓋是一個油壓缸中重要的零件類別,其編號為001,而前蓋主要屬性為內徑,若內徑為32則其編碼為032,若此前蓋適用SH-SD薄型缸產品則其編號為03,最後2碼為系統依據序號自動產生,則其料號為 0010320300,如下

規格:B32 SH-FC,此規格主要為讓User看得懂的詳細規格
如此先由料號大概判斷其基本屬性,再由規格中清楚了解該料號所代表之東西
當然,料號愈建愈多,如何由上萬個料號查到我要的規格呢?
這時就可仿效Google的作法,關鍵字查詢,如下黃色文字方塊,輸入 001 SH,則會在上萬個料號中找到編號001且規格中有SH的所有料

當然亦可如下輸入關鍵字,前蓋 SH 32,也可找到相對應之規格

如此之設計方式,主要在於降低料號編碼,方便User記憶,又可方便簡單查詢到你要的料件
善用工具,美好的事物留給自己,複雜的工作就交給AI處理
No responses yet